张家口新闻区县动态

记者独家探秘宣化恐龙足迹化石遗址 已用泥土掩埋以便保护

2022-07-11 21:47:4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国内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恐龙足迹化石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专家表示,在宣化区洋河南部9000多平方米的恐龙足迹化石点,经过清点测算,现场的恐龙足迹有4300多个,这些足迹有的近似圆形,有的则是类似兽爪形状,并且多个足迹成行。从现场足迹来推断,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5米以上,通过专家对痕迹的辨认和分类探查,确定共有恐龙足迹4属4种,并新发现恐龙足迹种属1例。地质调查人员对现场的地质测定年代显示,恐龙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已有1.5亿年,但保存得十分完好。

7月10日,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赶赴张家口市宣化区,实地探访了恐龙足迹化石所在地——宣化区郭村镇立石村南部4公里大山里的发现点。

从宣化区南行,跨越洋河,再往南就是郭村镇,穿过龙门村,再走两公里的崎岖山路,就到达了立石村。在村口,记者看到,有关部门已经设置了一个限高杆,阻止大货车通行,防止附近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从立石村再往南,就是进山的沙土路,一般车辆无法通行。记者只好徒步进村,在立石村党支部书记李秉平的帮助下,乘坐面包车继续南行4公里左右,到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山坡,这里就是大量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用泥土对恐龙足迹化石进行掩埋。据称这是按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要求,为保护恐龙足迹化石免造破坏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得知记者就是前来探访这些恐龙足迹化石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在他们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几个恐龙足迹化石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兽爪形状,用肉眼就能明显地看出大概轮廓。大点的恐龙足迹化石有40、50厘米长20、30厘米宽。工作人员说,这是大型恐龙的脚印。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在化石发现点的东部区域,又看到了还没有被掩埋的数个小型恐龙足迹化石。这几处恐龙足印深深地印在岩石上,非常清晰,甚至连足部前面的爪子印儿都能明显地看出来。并且,这里的一处恐龙足迹化石分布非常有规律,应该是同一只恐龙留下的。“别看这个脚印小,但专家说,这个可能是食肉恐龙的足迹,推测体长也得五六米呢,厉害着呢”,工作人员介绍说。

采访时记者看到,有几位爱好古生物考古的游客也找到了这里。游客告诉记者,看了宣化发现1.5亿年前恐龙足迹化石的新闻后,特别想一睹真容,现在亲眼看到了,特别震撼。张家口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恐龙足迹化石,挖掘恐龙足迹化石的价值,要是能带动宣化这座古城的文化经济发展就更好了。

针对宣化恐龙足迹化石,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表示,“这里属于侏罗纪到白垩纪之交的时代,那像这么大规模的足迹面,目前在国内肯定是第一的。从现场足迹来推断,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5米以上,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4-5米左右。”

有关考古专家认为,恐龙足迹形成条件非常苛刻,是恐龙在湿度、黏度、颗粒度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脚印所形成的化石。张家口宣化发现恐龙足迹的现场,在一亿多年以前曾经拥有大片森林和水源,所以有大量食植物恐龙和食肉类恐龙在这里聚集。恐龙足迹化石比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更具特色和意义。而这些完好恐龙足迹也填补了河北省“燕辽”和“热河”两大中生代生物群落之间时间间断的“空白区”,对于研究两大生物群落的关联性等科学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据李秉平书记介绍,早在数年前,在立石村南部方圆4公里左右的这片山区,村民们就发现类似的印迹,只不过不像这一处山坡这么集中,数量也没有这么多。现在经过地质专家考证,证明了这些就是恐龙足迹化石。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化石,村里下一步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进山道路进行封禁,禁止一般人员和游客随意进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尽早制定科学的规划保护措施,合理利用和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张岩 实习生刘畅

责任编辑:刘勇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