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张家口要闻

张家口阳原​“秀外”提颜值 “慧中”促发展

2021-10-27 16:19: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秀外”提颜值 “慧中”促发展

——阳原实施精细化村庄整治提升探访

近日拍摄的阳原县大田洼乡朝阳新村。 河北日报通讯员马志野摄

行走在整治一新的阳原县的各村庄,道路平整,环境整洁,这些变化均得益于近年来阳原县对村庄人居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整治。

今年,阳原县把村庄整治提升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严格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民房提升、村庄整治、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四位一体”推进落实,抓实“清、拆、修、建”四大任务,实施精细化整治,让乡村增颜值添气质,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用好政策,推进精细化整治

修葺一新的院墙,绿树成荫的游园,水面如镜的垂钓池,鲜花绿树蓝天相映成趣……走进阳原县马圈堡乡籍箕滩村,漫步于乡街村巷,看到的是一幅恬静和谐的田园美景。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到处残垣断壁的样子。”与笔者同行的马圈堡乡党委书记武跃威,近段时间一直盯在各村工地上,脸膛晒得黝黑。

武跃威告诉笔者,籍箕滩村老村房舍老化严重,东边的新村设施虽然较完善,但因村民乱堆乱放的习惯,村容村貌也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在今年的村庄整治会战中,籍箕滩村充分利用全县实施的“四位一体”政策,确保村庄整治行动如期完成。

何为“四位一体”?阳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世伟介绍,“四位一体”即民房提升、村庄整治、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一体推进,前期引进有实力且诚信度高的企业,对项目区的破旧院落和空闲宅基地进行垫资补偿,同时实施拆运和部分改造工程,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交易资金到位后,偿还其垫资部分。

今年,村庄整治提升工作启动后,阳原县经过调研论证,从农宅空置率30%以下的248个村庄中,科学筛选70个村实施“四位一体”,剑指最难啃的“硬骨头”。

紧盯破旧房屋集中连片区域,推动群众拆除旧房、易地安置,全面改善居住条件,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闲置房置换、插花建新、货币补偿、入住幸福院4种方式进行安置,因村施策、因户制宜。“这次我家拆掉两间旧房,总共补偿了9000元。”67岁的村民王富荣在老村的两间旧房拆除后,补了不少钱,正好用来修整新家的院墙。

阳原县抢抓政策机遇期,加速推进71个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预计今年可实现收益7.5亿元。他们立足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提升,坚持清洁取暖、安全饮水、街道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一次性规划建设到位,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服务功能全面配套提升到位。同时,加大拆非治违力度,对房前屋后、院内院外、大街小巷的乱堆乱放、违章建筑等进行全面治理,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从根本上实现村容村貌的彻底转变。

使巧劲儿,因地制宜抓实“清、拆、修、建”

青石做底,灰砖压顶,砖瓦间的土黄色泥墙,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在阳原县东城镇石板梁村,修葺一新的院墙将全村划分为整齐的网格,墙外,花红柳绿,阡陌交通;墙内,窗明几净,鸡犬相闻……

石板梁村,一半窑房,一半砖房,参差不齐的土墙上长满荒草,年久失修的老房随处可见……紧挨109国道,这样的破败显得格外扎眼。

石板梁村农宅空置率不到30%,整村搬迁不现实。推倒断壁残垣,重新修建,靠村集体的力量很难实现。

如何实现“紧钱吃面”?东城镇党委书记刘春带领村镇干部们召集村民,就在破败的土墙根,琢磨起办法。

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决定给土墙“穿衣戴帽”——将全村3米多高的破土墙消减50厘米,然后顶部压砖,底部镶砖,中间覆盖钢筋网,再抹草泥。算下来,每平方米改造费用仅19元。

土窑土墙是阳原人就地取材的劳动智慧,是阳原县乡土文化的底色,最大程度保留原生态,达到美观和实用兼顾的目的。在不搞大拆大建的前提下,阳原县进行农村面貌整治,多下功夫,少下本钱,找土专家,想土办法,。

对不具备实施“四位一体”条件的178个村庄,阳原县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宜石则石,宜土则土,在“清、拆、修、建”上下足功夫,实现清得彻底、拆得坚决、修得精细、建出特色。

他们还发动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员工、学生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清洁行动,从院里到院外、从村里到村外、从路边到田间,全方位清运垃圾。县乡两级包联干部全部下沉到村,摸底数、建台账,并且每周一测评,倒逼干部迎难而上。

截至目前,全县已清理垃圾4.4万立方米、畜禽粪污7521吨、乱堆乱放杂物9613处;拆除残垣断壁13万余米,破旧院落4728处。另外,按照“就地取材,少用钢筋水泥,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土气息”的理念,门前建菜园,村中建游园,村边建果园,现已建成“三园”1000多个。

近日,阳原县揣骨疃镇曲长城村村民在采摘菊花,迎来丰收季。 河北日报通讯员马志野摄

谋长远,发展产业力促乡村振兴

9月底,丰收季。来到阳原县揣骨疃镇曲长城村,村民马艳香正在田间忙碌着采摘菊花,她的笑脸在金黄色菊花掩映下显得格外美。

“村里的产业比较多,我们在家门口打工就能过上好日子。”马艳香一边采摘菊花,一边给笔者算了笔账,她在村里打工一年能挣1万多,担任护林员一年能有4000元的收益,再加上养牛合作社、生猪养殖合作社、光伏发电、草莓大棚等分红,一年能有近2万元的收益。

曲长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武晓敏介绍,村子今年种植40亩菊花,建成8栋温室大棚种植草莓,栽植6000株抗寒苹果,还种植1600亩优质张杂谷,创建了“39度菊”“萌苹果”“千米粟”品牌。另外,他们以合作社为依托,开通淘宝店,与企业共建消费扶贫直采基地,在合作企业兜底收购的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推动农民增收。

产业兴旺,才能给村庄带来持续长远的改变。在推行“四位一体”过程中,阳原县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阳原县探索推行合作经营、村集体自主经营、流转土地分红多种模式,力促产业健康发展。在脱贫攻坚期间完成乡村整治的58个村,配建种植养殖园区21个,建成蔬菜大棚330个,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河北日报记者刘雅静 通讯员赵彩芬、付有才)

责任编辑:李瑾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