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张家口图片新闻>>

大美河北——长嵯如画

2019-09-22 09:11:46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它壁立千仞,自为山峰,山是一块石 ,石是一座山 。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岁月的长河中,乱石穿空,形成四十里壮阔的丹霞地貌。它是赤城人的四十里长嵯,也是赤城人四十里缱绻缠绵的长梦。

●滴水崖前

四十里长嵯

四十里长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后城镇,北距县城约40公里,南距北京100多公里。它南起后城镇滴水崖,北到龙门所,绵延20余公里,垂直高约200余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已经是驴友们“一场说走就走旅行”的必来之地。

四十里长嵯

后城赤壁通体是一整块摩天巨石,峭如刀削,因当地人把峭壁称作“嵯”(当地音cha,二声),自此得名四十里长嵯。嵯,《说文》:山貌也;《广雅》:高也。汉语词典有嵯峨一词,形容山势高峻。从“长嵯”一词,足可见当地语言之古朴精准。据说位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艾尔斯岩号称“世界第一巨石”,其基围周长约8.5公里,而滴水崖从东到西直线长20公里,完全能挑战艾尔斯岩。

长嵯的起点滴水崖,又名碧落崖,通体是一整块高600米的摩天巨石,丹崖碧顶,峭如刀削。三伏酷暑,道道泉水涓涓泻下;三九隆冬,根根玉柱直指云霄。崖头有碧落洞,洞中玉泉终年滴水,隆冬不冻,滴水崖由此得名。明文学家、书画家徐文长曾题诗:“朝阳道观一石悬,滴水孤崖百丈边。余气出关连大漠,长风吹壁立青天”。

四十里长嵯

滴水崖石窟开凿于明代,经过五年的大规模开凿,竣工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初。因滴水崖山势巍峨,当曙色初启,大地朦胧,惟此崖独得一片朝阳,故名朝阳观。据说从唐朝起有人就在巨岩上雕刻文字和佛龛,原意是想把巨岩一圈雕满以表宏愿,但历史沧桑,战乱频仍,未能成古人意。即使如此,千年岁月的沉积还是留下了很多美丽的痕迹。朝阳观就是在这块巨岩上掏空雕刻而成,在清风明月和晨钟暮鼓中,静静地伫立。

●长城的替代

长嵯是天然的屏障

我们沿崖边水泥路开始了行走长嵯的旅程。紧贴石壁前行,红色的粉尘小路随着石壁而曲折,前行不远见崖壁上有一个方形石洞,几乎被树枝遮蔽。石洞上方的摩崖石刻大字红颜斑驳,但可以辨认出洞的东侧刻“关外名山”,洞的西侧刻“壁立万仞”。滴水岩陡直的崖壁自上而下并排凿着五排孔洞,有的地方还多一排。估计古时这些孔洞塞进了楔子,供人们攀登。中间竖排几个大字,可惜已经漫漶不清,难以辨认。

四十里长嵯

顺着长嵯的崖底走访,发现蜿蜒二十余公里的连绵长嵯,山势走向清晰,坡度平缓的山顶上有着辽阔的次高山草甸,大片以桦、杨、落叶松、野生杜鹃等构成的原始次生林散落其间。犹如世外桃源般的高山村落,看似险峻的嵯峨之巅,却充满诗情画意。

嵯边道路基本由砂石和碎石组成,有的从山脊大石头上延绵下来。明代时,在长嵯西北十多公里处的白河河谷,建立了样田堡,以防止蒙古骑兵避开长嵯,顺河谷东南而下,现称为样田乡。在长嵯东面建立了长伸地堡,也是为了控制河谷道路。而在长嵯南端,则建立了滴水崖堡,以防止蒙古骑兵沿长嵯下面的大川东南进入北京延庆县。

四十里长嵯

长嵯上平坦开阔,南端有长城遗迹,东西横跨长嵯,据说为唐长城。长嵯北端红沙梁,那里有明长城伸展出来,防守河谷隘口。长嵯顶端坍塌的烽燧格外醒目,它监视着嵯下的敌情,并向远方传递烽烟。

四十里长嵯,就是长城的替代,就是守卫身后疆土的长城。

●热土豪情

四十里长嵯

经常出游的我深感南北方景色的不同,南方的温婉灵秀,北方的雄浑大气。四十里长嵯,便是北方野生风景的绝佳代表。

清晨,薄纱一般的迷雾,带着夜间露珠的清甜,如同流动的浆液,如同一场不期而遇的梦幻,缠绕弥漫在远山之间。真是天接云涛连晓雾,不识长嵯真面目。

四十里长嵯

山脚下是小村落。晨雾散尽,太阳终于升起。一旁的四十里长嵯,已是山高人为峰。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任是黄昏也动人。长嵯的夜,是安静的夜,不带一丝尘烟;长嵯的夜,是静谧的夜,虽无淙淙流淌的山间清泉,却有清丽的鸟鸣闻于山间。

四十里长嵯也许山花不够烂漫,野草也不够丰茂,却能给人生的欲望。不论是沟壑、山尖,还是崖顶、平原,曲折蜿蜒的赤壁都让人豪情冲天。

四十里长嵯

四十里长嵯虽无惊涛拍岸,卷不起千堆雪,却仍让人无限感慨,江山如画,赤城这片热土孕育了多少豪杰!

此时如有酒、有友,当敬这辽阔天地,敬这塞外长嵯,当相视一笑,心下淡然。

世间一切皆可消失,如这壁上石窟,在风吹雨打中渐渐模糊;世间一切又皆可重建,如同这一路上的相伴。(特约撰稿赤子)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瑾
下一篇: 葡萄莲花小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