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张家口区县动态

让科技照亮脱贫路

2018-07-16 17:54:28 来源:张家口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让科技照亮脱贫路

——沽源实施科技扶贫助农增收纪实

“这菜苗啊,之所以长得中间高、两边矮,主要是因为光照不平衡,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苗盘换下位置……”7月的一个午后,烈日炎炎,沽源县大元房子村蔬菜大棚内,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专家李鑫娥一边为村民讲解着实用技术,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在沽源扶贫队伍中,像李鑫娥这样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农技专家还很多。

2017年以来,沽源县坚持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原则,组织专家和教授在全县233个村积极开展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对改变农民种养习惯、助力脱贫致富作用显著。

“三个结合” 全覆盖

“大棚育苗应该多久倒一次盘?”“几株菜苗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一下就蔫儿了,这是什么原因呀?”……晚间十点多,已是夜深人静,然而,此时沽源县的菜农们却在微信群里和专家们聊得火热,争相询问白天蔬菜种植出现的问题。

“建立微信交流平台,仅是沽源科技扶贫方式之一。”县科技局干部薛亮告诉记者,为充分照顾农民的生活习惯、科技需求的差异,确保科技扶贫指导培训覆盖全县种养殖户,这县对培训方式提出了三个结合的要求。

———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沽源聘请中国农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农科院等院校的近百名专家组成 “农业产业化专家顾问团”,于每年3至4月针对农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培训,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65次、大型讲座7次,培训农民19800多人,并在春种开始后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

———现代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为营造科技耕种氛围,沽源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定期播出农业科技节目,并经常组织农民到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标准化养殖场、农业科技园等地参观学习、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组织专家学者、乡村干部、驻村工作组、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成员建立微信群,让交流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现场培训与发放资料相结合。为巩固培训成果,这县在组织专家对农户进行专业培训的同时,还根据各地实际编写了大量符合当地实际的科普资料,并将其制作成光盘、书籍及时发给农户,以方便大家在空闲时间进行自学。目前全县已发放纸质资料10万多份,光盘5000余张。

“三个必进” 保实效

“以后一定还得多来指导啊, 您就是咱庄户人的 ‘军师’!”大梁底村村民冀天龙对种植专家左利兵感激不已。在左利兵的指导下,去年冀天龙和同村农户有效控制了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使得蔬菜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提升,亩产平均增收600多元。

为及时纠正农户在各生产环节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及时帮助大家解决种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沽源县 “农业产业化专家顾问团”的专家长期行走在乡村田野间, 并提出 “三个必进” 原则———看到蔬菜大棚必进,看到田间有人必进,村里有人咨询必进。

“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左利兵告诉记者,科学种植是项系统工程,既要从源头抓起,又要抓好每一个环节。专家深入田间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蔬菜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百姓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幸好专家及时指导,要不立枯病传染开来,损失就大了。”二道渠乡的江建国说。

“科学种田就是好,省心省力还高产。”种植大户田海兵对科技的力量深有体会。

“三个转变”奔富路

“提升效益仅是科技扶贫成果之一。”沽源县科技局干部张立新告诉记者,科技扶贫影响是多方面的。

盛夏,行走在沽源田野,只见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成片的马铃薯长势正旺。在这里,通过深入开展科技扶贫活动,不仅让农业产业链上的农民学到了一技之长,涌现出了一批种植、养殖能手,还为全县主导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大家一改往日分散种植多种作物的情况,转而集中种植产值高、销路广的经济作物,据统计,今年全县马铃薯、架豆种植面积分别达35万亩和26万亩。

“以前,一发现庄稼长势不好就会增加施肥量,但结果总是不太理想。”冀天龙的话道出了以往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的普遍做法。事实上,不断增加施肥量不仅不能改善农作物发育情况,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在相关专家指导下,沽源县农村群众的耕种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深耕翻地、科学施肥、合理浇水,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有效改善了土质。

“现在沽源的架豆、马铃薯都打出了品牌,百姓的种植积极性都很高。”张立新告诉记者,随着科学种植理念在农民群体中的不断渗透,沽源农业产值随之实现了大幅增长,这让更多农民看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无限潜力,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人对脱贫致富信心十足。(记者王万亮 通讯员梁志刚、祝天胜)

责任编辑: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