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观点

把“减证便民”一推到底

2018-06-21 10:19:06 来源:张家口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竭力消除群众和企业的办事烦恼。根据会议要求,今年年底前,将有一大批证明事项被取消。看到这则消息,不由地想起此前多地爆出的“奇葩证明”事件,本人领取补助要证明自己“还活着”、买卖房屋时要证明“你奶奶是你奶奶”、一岁幼儿转户口时要开“无犯罪证明”……凡此种种怪象,此次有望被彻底终结。

办事遭遇“奇葩证明”,对于普通群众来说确实糟心。跑腿磨嘴自然在所难免,但即便你付出时间精力之后,一旦遇到证明无处可开、无据可依的状况,恐怕要办的事最终也会因此耽误。其实,对于一些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说,要求办事者提供不合理证明,多是出于推责自保的工作心态。他们往往认为,只要有证明为自己作证,出现任何问题都与自己无关。又或者,出于行政管控思维的惯性影响,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出现懒政怠政的工作思维。另外,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仍然存在阻滞,导致重复提交证明、提交无意义证明的现象时有出现。说到底,正是在行政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相关工作不够完善,才在无形中拔高了办事门槛,给群众造成不便。

近年来,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放管服”“双创双服”等活动的深入开展,政府部门“列清单”“砍证明”的举措也在不断加大。应该说,政府部门对于方便群众办事、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态度是十分坚定的。具体工作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奇葩证明”,就要从厘清审批权力、简化办事流程上入手。按照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要进一步清理合并繁琐重复的办事手续,及时梳理和公布需要提供证明的事项清单,并列明设定依据和办理指南等。同时,也要利用好互联网信息共享和社会信用体系,打破不同部门间的信息藩篱,让信息代替群众跑腿,让信用成为随身证明。

制度举措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看落地实施后的执行力。一方面,需要政务服务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时刻保持为民服务、用心服务、优化服务的初心和理念。另一方面,需以制度规范、法律约束和有效问责来进一步减少懒政怠政的空间,通过强化内部约束、完善社会监督、严肃追责问责等手段,让方便群众办事成为政务服务人员的行动自觉。(王棣)

责任编辑: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