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张家口要闻

在沽源看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2018-04-02 11:26:17 来源:张家口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乡村美 人心齐 产业兴

——在沽源看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早春时节,走进沽源县九连城镇高家地新村,一幅文明美丽的现代乡村新图景跃然眼前: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沥青道路干净整洁———这是沽源实施易地搬迁、 “两园同建”取得的成果,也是这县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沽源以入列省第二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试点县为契机,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培树文明新风、丰富致富产业,奏响了一曲乡村发展的动听乐章。

乡村美了干劲足

“易地搬迁不仅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更提升了大家的精气神儿。” 高家地村党支部书记王满说。

2017年,高家地村在新址分建的136套白墙黛瓦的新民居正式交工,室内上下水、燃气灶、有线电视等一应俱全,村里公园、健身广场、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十分完善,高家地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房屋破旧、道路坑洼,“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这曾是困扰乡村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破解难题,近年来沽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分析县情实际,不断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大力推进易地搬迁工程,已相继帮助91个村庄抖落了满身尘埃,焕发出新的生机。

“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始终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沽源县委、县政府对改善农村面貌的决心坚定而明确。

2017年,沽源共完成危房改造1100余户,道路建设180多公里,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5处,实施安全饮水工程30多项,宽带入户工程120多项,46个偏远山村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乡村面貌发生了惊艳“蜕变”。

眼瞅着居住环境越变越好,群众个个笑在脸上,乐在心里。正如高家地村的曹武所说: “以前,常年住在旧村破屋里,本以为一辈子也离不开那散乱穷的地方了;现在,挪出穷窝住新房,人人都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改善乡村面貌,提振村民信心,沽源正在发力。今年,这县还将启动35个村的搬迁工作,工程全部完成后,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居民总数将达2.6万人。

乡风好了人心齐

乡村振兴,文明乡风不能缺位。“老哥,去镇上路挺远的,我骑摩托捎您过去吧。”

“您挺着急的,您先买吧。”

……

下地干活时年轻的帮助年长的,理发店排队等待时相互礼让,有人去县城总惦记着给行动不便的邻居捎些东西,当下,这样的温馨故事正在沽源乡村不断上演。这是沽源在全县大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近年来,为充分改变村民思想,培树良好乡风,沽源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

———教育阵地不断完善,近年来,沽源在马神庙、丁庄湾等美丽乡村相继建设了多座村史馆、农家书屋,越来越多村民在体味村史文化、阅读理论书籍的过程中,精神生活也变得愈加富足。

———载体活动日益增多,这县以乡风文明为着力点,将农村环境建设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常态化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已评选出102个县级文明村,典型效应愈加明显。

———宣传方式灵活多样,沽源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融入文艺创作中,利用新春晚会、“农村文化墙”等平台,通过诗歌、顺口溜、图画等形式进行展示宣传;并借助农村大喇叭、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对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效改变了村民的精神状态,互帮互助、文明礼让、实干进取的行动在这里蔚然成风。

产业兴了富路广

振兴乡村,必须让乡村有产业、有活力。

“随着沽源架豆品牌越叫越响,大伙的收入也比以前高了许多。”昔日以种传统作物维持生计的东辛营村村民李雪峰, 现在已成为带动600多人通过规模架豆搭上致富快车的致富能手。

近年来,沽源坚持质量兴农、科技助农、品牌强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推广“公司+协会+农户”模式,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的新模式。2017年,沽源全县特色农业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21元,同比增长11.9%。

西辛营周边3.8万亩架豆种植集中连片,大西洼和闪电河周边7.8万亩西蓝花种植经济效应日益凸显,二道渠和高山堡等乡镇的马铃薯产业种植规模已扩至20万亩;20个村级光伏电站实现了并网发电;乡村旅游产业如火如荼……一批特色乡村产业正在帮助越来越多农民叩开了致富门。

“农忙时做好规模种植,农闲时还可到附近的工地打些零工,再加上光伏分红、土地流转租金,咱老农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黄盖淖村村民李天亮说出了沽源众多农民的心声。(记者王万亮 通讯员许爱英、梁志刚)

责任编辑: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