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张家口社会民生

张秀琴: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女兵

2017-06-13 16:43:08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16年2月23日,正是农历正月十六,市委督查室副主任,驻涿鹿县辉耀镇史家沟村第一书记张秀琴开始了驻村扶贫工作。她在工作中是个充满激情的人,还自称为 “女汉子”,但当她来到史家沟后,着实被这里的贫困现状惊住了。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对症下药治穷根

驻村第一天,张秀琴心里泛着一丝不安。史家沟村地处丘陵沟壑之间且地理位置偏,69户村民中, 贫困户就有39户。全村人畜饮水,全靠7里地以外的一处机井。村里没有药铺,甚至没有小卖店,生活和生产物资匮乏,农产品销售困难。张秀琴在亲友的不解与质疑声中,自己选择来驻村,能否为村民们趟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做好脱贫工作关键在于对症下药开展精准识别, 坚决不漏掉一个贫困户。”张秀琴坚定地说。为了尽快找到合适的扶贫项目,工作组立即开展走访和调研。与镇、村党员干部进行座谈,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她把每家多少人、有什么收入、需要解决哪些困难,都一一记在本上、印在心里,最终落在行动上。

在走访调研、 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她与工作组、村委干部初步理清了思路,确定了 “政策牵引、项目推动、重点扶持、分期搬迁”的脱贫工作思路,扶持壮大脱贫产业,想方设法增加村民收入,同时,积极争取实施分期分批易地搬迁脱贫,逐步实现全村稳定脱贫。

积极争跑谋发展

如何才能让贫困群众尽早走上富裕路,无疑是让张秀琴最操心的事。

“史家沟村多年种植马铃薯,但选种和技术落后,品质和产量低。”张秀琴说,在充分尊重村民传统种植习惯和种植意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张秀琴带领工作组会同镇干部,带领村民代表到张北县和察北管理区的马铃薯种植公司和培育基地进行考察,选定了市马铃薯原种培育基地的 “冀张薯8号”为种植原种。为了保证种植效果,工作组邀请市农科院马铃薯培育基地的场长王志刚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手把手教他们切种、下种、起垄。

“种植马铃薯是个不错的选择,发展养殖业也可助农增收。”张秀琴的提议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同,说干就干,有的组员从网上搜集资料,查看养殖品种;有的联系养殖基地,与供货商讨价还价……短短几天,为50多户贫困家庭每户订购了70只华北柴鸡鸡苗、饲料。为了确保柴鸡蛋销路,她和组员们不辞辛苦,先后4次前往北京、天津等地,联系商家,最终与两家超市达成销售意向。

“啥时能喝上自来水,我这半辈子也不白活了。”入户走访时,村里一位老伯的话让张秀琴记忆犹新。为彻底解决全村吃水难问题,张秀琴积极跑办,争取帮扶资金,市县村之间不知跑了多少趟。功夫不负有心人,资金到位后,为村里进行自来水入户工程,新打机井一眼。紧接着又为村里修了路,联系购买了丁香苗、金叶榆等树种,对村民广场、沿村道路进行绿化。

心系百姓暖民心

每家每户,凡是有困难的,她都了然于心。在入户走访中,张秀琴和工作组了解到两户村民家中特别贫困,3个孩子面临上不起学的问题。从不轻易托人办事的她,这次动用个人关系,为3个孩子找到爱心资助者,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看到村里有许多留守老人生活困难,她又积极联系爱心人士,拉着一车大米、白面、蔬菜、药品、衣物等进了村。宋桂珍老人高兴地试穿着志愿者送来的衣服,拉着张秀琴的手说: “闺女呀,大妈打心眼里感谢你们。”通过关爱老人的生活和饮食冷暖,张秀琴与老人们结下深厚的情谊。

除此以外,张秀琴还积极和市委办机关党委沟通,开展精准帮扶脱贫工作,使11名党员与村里39户贫困户 “结对连亲”。张秀琴和组员们还邀请北京同仁堂专家为19名贫困村民义诊。 去年冬天,张秀琴看到几位贫困村民缺少过冬的烧煤和衣物,通过微信朋友圈发起倡议,呼吁亲朋好友奉献爱心,为村民捐衣捐物。

……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你对百姓亲,他们就会对你亲。”看着村里一点点变了模样,张秀琴感到莫大的欣慰和自豪。

(张家口日报记者 郭志倩 通讯员 孙思策)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