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张家口社会民生

社区养老如何直通“最后一公里”

2017-03-09 18:56:52 来源:张家口日报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养老问题再次引起热议。在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养老形式中,社区养老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是衔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最好的方式。在张家口市,许多社区也结合自身实际,做出许多有益探索与尝试。但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实际运作中,社区养老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当你老了,将如何养老

家住经开区凤凰城小区的刘玉莲是一位独居老人,今年73岁,常常生病,腿脚也不太利索,有时候上街买了菜,还得请路人帮忙提到小区门口。

“为啥不去养老院住?”熟识的邻居不止一次这样问过她。

“有儿有女的谁去养老院啊,平白让人笑话!”刘玉莲的回答始终如一。

“当你老了,将如何养老?”在对经开区、桥东区和桥西区10家社区、50位老人的采访中,在家庭养老、养老机构与其他养老方式中,选择到养老机构,如敬老院、老年公寓养老的人只有10%左右,80%以上的人如刘玉莲一样,倾向于传统的“家庭养老”,而选择其他养老方式的不足10%。

家住桥西区金鼎小区的高玉林,有一个“家外之家”———社区活动室。每天他都要到这里和老街坊、老朋友们说说话,聊聊天。擅长自编剧目的他还和其他老人一起自编自演节目,在居民间演出,特别受欢迎,“我对这样的生活挺满意,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早饭后到社区活动,11点多回家做饭,下午再来,下午6点左右再回家。这样的方式是老人们最喜欢的。”金鼎社区党委书记石丽琴告诉记者,“许多老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拒绝到社会机构养老,但憋在家中又容易孤单、精神上无所寄托。像这种白天可以聚在一起活动,晚上再回家睡觉的方式,是许多老人最喜欢的。”

除了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许多人更期盼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紧密结合。

“如果社区能为老人送餐、预约家政服务等就更好了。”65岁的王玉娥明确表示不会选择社会机构养老,“除了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 费用太高也是原因之一, 一个月2000多元退休金,不够中等养老院一个月的费用, 收费低的服务质量、 环境又不能满意。”

社区养老难在哪儿

“曾经与一家日间照料站合作,社区提供场所,照料站为辖区老人提供服务,适当收费。”谈及社区养老,桥东区建设东街社区主任谢静讲述,“这家照料站不到一年就不干了,因为觉得合不下来,不赚钱。”

建设东街社区地处老城区, 辖区人口4000多人,60岁以上老人达2000多人。

“老人多,对养老服务有迫切的需求。”对于日间照料站这种方式,谢静认为并不适合建设东街社区,“能动的老人不需要花钱到照料站活动,而卧床的、出门困难的老人更需要的是医疗、送餐等服务,但仅靠社区力量,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必须引入社会力量支持。”令谢静无奈的是只要是引入社会机构,不可回避核算成本和收益。价格太高,老人负担不起;太低,社会机构就会撤出。

而在桥西区西山底社区,针对老年人多的特点,设置了银发配餐中心、银发聊吧、银发日托中心等服务。其中,“银发配餐”室收费项目,但也仅收原料的成本价,采购、制作、送餐等均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服务。

“老人可以电话订餐,我们上门送餐。”社区书记马金玲介绍,“目前订餐的主要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但如果真的多起来,仅靠社区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满足居民需求。”

采访中,记者发现,因为受资金、人力等因素制约,大多数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是以文体、娱乐活动为主,缺乏老人们真正需要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等。同时,有的健身室、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等“光顾”的居民很少,出现“空壳”、闲置现象。

“老人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服务,这需要政府、部门、社区等多方合力解决。”谢静说。

路子需更“宽”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张家口市有老年人口72万人,占总人口的14.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7.8万人、空巢老人23.6万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形势严峻。

面对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张家口市加快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居家养老由“单纯依靠子女照料”向“子女照料和社会服务相结合”转变,养老模式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服务对象由“小范围”向“全覆盖”转变,形成了社区托老型、日间照料型、居家服务型等模式。

社区托老型。着眼于解决城市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问题,为老人提供24小时全托服务,使老人离家不离社区,子女和邻里随时可以探望。

日间照料型。着眼于满足部分老人日间生活照料需要,由政府无偿或低偿提供场所,引进物业、家政等服务机构,建立日间照料站,子女早晨把老人送来,晚上再接回家中。每个站点都设置文化娱乐活动场所、餐厅、康复室、午间休息室,可以提供娱乐、饮食、午间休息、保健康复等服务,既解决了老人日间无人照料问题和子女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居家服务型。着眼于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以社区和居家养老呼叫网络为依托,打造“十分钟”为老服务圈。用户只需拨打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或社区电话,10分钟内便可享受到养老服务企业服务、志愿者帮扶服务、邻里互助服务以及便利生活服务、健康关怀服务、文化活动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各类服务,为老年人“吃、穿、住、行、医、乐、学”等各方面提供便利。

除此以外,依托互联网、微信等平台,许多社区积极探索智慧养老、为老服务,如为老人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家政服务、关怀陪护等。(记者段晓芳 实习生韩卓 摄影陈伟 张力涛)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