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张家口科教文卫

找到自我的“根” 地方文化研究者朱凤翔谈二人台

2017-02-14 17:37:35 来源:张家口日报

生在张家口,从小听着二人台长大,对那独到的乡土气味儿有着难忘的记忆,更为家乡拥有如此美妙的艺术而骄傲。然而,在长期研究中,朱凤翔常常思考,为什么地方戏在流传百年之后,耳熟能详的仍然是那些最原始的唱段;为什么不断推出新作、力作,举办各类演出,却很少能看到新的作品在民间广泛流传。他认为,不管是二人台,还是地方戏曲或其他地方传统文化,必须从“根儿”上搞清楚“我是谁”,只有找到自身本质属性,才能开出创新的“花”

以二人台为例,它究竟是什么?这是多年来人们一直争论却始终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众所周知,二人台最早起源与“打坐腔”、“打玩艺儿”。从光绪九年的唐家会三官社组织“道情班”和“玩艺班”穿插演出(人称“风搅雪”),到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人称“打软包”),二人台的形式一直是每班不超过十人,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服装道具也极其简单。特别是演唱内容,几乎全部都是反映社会最底层百姓生活的,且有很大随意性,表演中也不乏插科打诨和现挂。从二人台传统作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其百年不衰,流传至今的原因,一是由于它们始终占据着二人台艺术的经典地位;二是它们是一种地道的走唱类曲艺形式,具备走唱演出的特点,便于流传。纵观这些年来的创作实践,许多创作人一出手就要让二人台作品“踮起脚尖够大戏”,这就让其原本的优势发挥受限。

朱凤翔认为,在各门艺术都在寻求传承与创新的情况下,首先应该弄清楚自己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创新,这才是真正的在继承中创新,否则的话,越是创新就越会背离自己的原本属性,走到驴非驴、马非马的误区中。最终结果将无益于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记者段晓芳)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