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张家口社会民生

宣化“科技种植”带头人的“增收秘诀”

2017-01-19 17:33:29 来源:张家口日报

红得讨喜的草莓点缀在绿叶间,游客在田垄间尽情享受着采摘的乐趣,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把草莓塞进嘴里“哇,好甜啊!还有香香的奶油味!”……近日,宣化区侯家庙乡小慢岭村村民王亮的温室采摘大棚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甜蜜。

“2016年有啥收获?”

“还真不少,混搭立体种植技术更加成熟,还有就是草莓挂果期提前了一个多月,增产又增收啊!”王亮喜不自禁地对记者说。

按一般人的想法,这两大突破本是科技人员的杰作,出人意料的是这都出自返乡农民工王亮之手。前些年因为种地收入低,王亮选择了进城务工。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那天朋友带他去北京周边的采摘园游玩,温室大棚里的草莓1公斤卖到了60元,给了他很大的触动。2011年,王亮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在小慢岭村建起了第一家草莓采摘园。

大棚草莓种植是在每年的8月份,采摘期最迟可以延续到次年的5月份,期间有3个月的闲置期,爱琢磨的王亮想要在这3个月里做点文章。2013年,王亮引进了“草莓+葡萄”的立体种植模式。在当地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他的立体种植大获成功,2014年,采摘园收益翻了番。尝到了甜头的王亮没有满足,当地一直有套种的传统, 王亮受此启发,又尝试着在草莓畦里套种玉米。 为了提高收益,他选择了鲜食玉米,错季上市煮熟了按个卖。2015年,他还真就把一筐一筐的鲜食玉米从他的大棚里给背了出来。

很快,这种“立体”+“套种”的模式获得了成功,但是在土地肥力、采光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小问题,2016年,王亮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请技术员,结合自己的实践,还真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一间大棚三项收入:1-5月份是草莓成熟采摘期,6月份玉米上市,而大棚葡萄6月底就可采摘,错季上市,价钱高。同时大棚内葡萄采摘期甚至可延长至11月底,也能卖个好价钱。一个大棚能收四五千斤葡萄,三四千斤草莓,还有5000穗玉米。按照玉米每穗1元,葡萄每斤20元,草莓每斤30元来计算,一共能卖20多万元呢!王亮的“科技种植”一亩地的单产能赶上二十亩大田玉米的收入。

“提前几天不足为奇,但是提前一个多月确实很难。”侯家庙乡主管农业的副乡长王霏赞叹。

王亮给大家解开了谜底,2016年草莓种植提前了一周时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草莓大棚里供暖。因为当地冬季气温太低,尤其是夜间,温室大棚内温度低于10摄氏度,满足不了草莓的生长需求,开花都结不了果,为此他给草莓烧上了土暖气。他每天根据大棚内的温度,调整供暖的时间,保证给草莓提供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农家肥肥力足,能保障草莓的生长需求。

“这样一来,草莓增加了一茬果,产量增加了不少,一间大棚能增收一万五左右。”王亮开心地告诉记者。

致富不忘众乡亲,王亮是村里草莓种植合作社的带头人,也是“科技种植”的领头羊,通过自家草莓园实践成功的种植技术,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种植户。(记者刘颖通讯员闫宗春)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