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看文明 旅游带着文明一起出发

2016-10-11 18:20:15 来源:张家口日报 责任编辑:张云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随着张家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的加快,全社会文明意识不断提升,自我约束力明显增强,随手带走垃圾、聚餐不浪费、排队购票、上车、行车礼让……文明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张家口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5.59万人次,同比增长30.59%;草原天路、暖泉古镇等各大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与愈来愈热的旅游、休闲相关,文明出行、文明旅游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记者采访发现,今年,随着张家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的加快,全社会文明意识不断提升,自我约束力明显增强,随手带走垃圾、聚餐不浪费、排队购票、上车、行车礼让……文明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出行有“标配”,垃圾不乱扔

    10月1日,市民白静准备带孩子坐火车去北京游玩,收拾行李时,除了必备的衣物、食品,她还特意在随身的箱包中放了几个空食品袋。她笑着解释:“这是用来装垃圾的袋子,只要出门都会带着,成出行‘标配’了。”

    与白静一样,在张家口至北京的一趟火车上,记者发现,许多旅客都随身携带了垃圾袋,果皮、纸屑、饮料瓶等都随手塞入袋中,离开时,多数都会将垃圾袋扔到车上的垃圾桶中,也有人直接拎着下车再做处理。

    “备一个小小的垃圾袋,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大事。”同一趟列车上的旅客陈先生这样认为。

    垃圾不乱扔不仅是在出远门的人群中成为“习惯”,选择“就近游”的人们对此也十分注意。

    10月5日,在黄羊山公园,记者遇到了6岁的天天,同行的一段路上,他手里一直拿着一个空了的饮料瓶,记者询问缘由,天天认真地解释:“妈妈说不能随手乱扔东西 ,垃圾一定要放进垃圾桶。 ”在游园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许多家长在带孩子游玩的过程中,都会像天天妈妈一样叮嘱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不能攀折花草树木。

    “以前黄金周的时候,园内的花草树木总会有不少损毁,随意扔垃圾的也大有人在,这几年,一年比一年情况好,人们的文明意识越来越强。”宣化区人民公园一位工作人员说。

    观美景不忘传美德

    国庆节期间,大境门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游客,湖南来的游客路先生报了一个张家口三日游的旅游团,第一天到的便是大境门。参观过程中, 导游不仅详细介绍了大境门的相关情况,还不忘温馨提醒:“大家可以观景,可以拍照, 但千万不要随意攀爬, 更不要刻字留名哦!”。

    “上下车的时候,导游会提醒大家不要争抢,注意排队;有人携带东西特别多,会提醒大家互相帮助;有老人或小孩,也会提醒大家扶一把或抱一下。”路先生告诉记者,行程中,这样的温馨提示总会适时出现,“旅行其实就应该是这样,大家不仅要观美景,更要相互帮助,注意言行,传递美德。”

    除了旅游团的特意提醒,记者发现几乎所有景区、景点,都会在醒目的位置张贴游客须知或温馨提示,而内容中对文明行为的倡导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我们一直都在加强景区文明的相关宣传,游客不文明行为明显大幅减少,黄金周期间景区安排了志愿者,发现有不文明行为,会进行劝阻。”桥西区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田晓莉说。

    文明游,任重道远“在路上”

    “总有一些不讲文明的人,你看看,好好的树上给刻了字。”10月3日,草原天路风景区,护林人范云天像往常一样,早早就在山梁上绕了一大圈,查看林木防护情况。在一处树林,看到有树干被刻了字,他粗糙的大手一下一下抚摸过划痕,眼里满是心疼,“都说咱天路上风光好, 可也要大家保护, 这一草一木长之不易啊!”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文明出游的意识渐入人心,但还有一部分人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肆意践踏花草、攀折林木、随地吐痰、刻字、不排队等不文明现象在许多景区、景点时有发生。

    其实,对于文明旅游,早在2006年,中央文明办联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公约涉及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等8方面内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县区也都积极倡导这一文明公约,有的旅游景点将文明公约制作成展牌,悬挂在醒目位置。

    今年,新的文明公约公布,“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这10个3字短语成为了文明旅游的“新主张”。但采访中,记者问及游客,许多人都表示没听说过。

    “要做到真正的‘文明游’,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仅是个人素质的提升,文明意识的增强,还需要有相关制度、措施的保证,景区景点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市社科联专家赵洲这样认为。(记者段晓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