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市实施农发土地治理项目成效显著

2016-02-02 17:23:30 来源:张家口晚报 责任编辑:颜晓丽
“十二五” 期间,张家口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总投资7.5亿元, 实施项目103个, 改造面积54万多亩, 对我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发挥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实现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统一的农业综合开发途径。“十二五” 期间,张家口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总投资7.5亿元, 实施项目103个, 改造面积54万多亩, 对我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发挥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1、围绕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围绕生态建设, 开展草场改良、 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沙化治理。同时, 结合新农村建设, 配套建设防护林及田林路综合治理, 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 期间, 市财政和农发部门投资4289万元实施了15个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治理面积9万多亩, 并连续三年在赤城县云州水库上游、 崇礼县中沟等地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 在阳原县的干旱浅山区和康保县的县城周边区、 张北县的盐碱沙化地、尚义县的半坝区实施土地沙化和小流域治理项目, 实现了经济、社会、 生态等效益多赢。

    2、中低产田 改造成良田

    作为一个缺水地区, 农业用水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我市中低产田产量低下的最主要原因是缺水。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十二五”期间, 市农发部门将中低产田改造 (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内容, 投资43590多万元, 对45万多亩中低产田进行合理改造, 并建成高标准农田27.95万亩。

    在资源性缺水的张北县, 年均降水量仅383毫米, 且没有境外地表水补充,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和9.7%。 为缓解这一地区 “农水” 矛盾, 实现水资源采补平衡和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农发部门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对3.86万亩农田全部配套膜下滴灌, 使之成为标准农田,通过水利灌溉实验站实验对比,使用膜下滴灌后, 与管灌相比,亩均节水120立方米; 与渠管相比, 亩均节水280立方米; 与大水漫灌相比, 亩均节水480立方米。

    3、运用科技 启航现代农业

    运用科技是实现现代农业稳产高产、 增加农民收入最为有效的途径。 “十二五” 期间, 市农发部门投资2224万元, 从我市玉米、 葡萄、 马铃薯、 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优良品种推广, 标准化生产, 测土配方施肥, 先进适用种植与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市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平不断上档升级, 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及农民收入。

    在沽源县农发项目示范区建设的水肥一体化加肥站项目, 运有物联网技术成功地把节水管理与互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 该项目根据作物长势及土壤肥力情况,实施精准灌溉全程自动控制, 同时利用手机APP远程控制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 使用一部手机, 农民就能坐在家里远程监控节水灌溉系统, 实现灌溉水肥 “信手点来”, 具有方便、 智能、 省时、 省力、 节水、 节肥和转化率高的特点。 此外, 该项目还能够依据土壤养分含量这一先天条件和作物生长、 需水需肥规律等后天需求, 将可溶性肥料科学配兑为肥液, 与灌溉水一起均匀、 准确地直输作物根部, 实现“对症下药”。 实验证明, 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每亩节水35-50%、节肥25%-60%、 节省劳力6-8个、 增产10%-30%, 亩均增收150-800元, 实现了节水、 节电、节肥、 节工、 增产、 增效、 改善生态环境的 “四节两增一改善”目标。 (刘柱 申宝忠)

相关新闻

“十二五”期间张家口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2015-12-30 10:52:25

我市持续调整能源结构, 治理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位居河北省第一,201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我市实施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推进水资源治理保护, 到2014年底,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416平方公里, 坝上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

张家口“十二五”减排实现开门红

2011-10-16 09:23:41

    今年1至8月份,张家口市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削减比例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十二五”污染减排开门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