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来源:人民日报  2015-12-23 15:00:03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郑晓娟

    前些日子雾霾侵扰京津冀时,戴着口罩走在路上,心里或多或少有一个念想:风什么时候能来?

    寄望气流的自然变化,并不能自主把控环境,只有控制人类活动,才有可能让蓝天永驻。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全球温度正在不断升高。现有研究表明,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措施,“任由全球气温上升2℃以上”(即与工业革命前相比,全球气温上升2℃),极有可能使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治霾根本在减排

     □ 刘毅

    霾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排放大量污染物,这是“元凶”。而静稳天气、风力小、湿度大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污染物不断累积,这是“帮凶”。

    有研究表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和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霾和短期天气条件、长期气候变化存在关联,但其根源还在于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目前仍在不断刷新纪录。

    遏制大气污染物排放这个“元凶”以及气象因素这个“帮凶”,别无他途,唯有“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很大程度上是同根同源的,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冬季供暖等因素,导致我国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既有利于治理迫在眉睫的大气污染,又有利于减缓未来的气候变暖、减少子孙后代面临的气候风险。无论政府和公众,都应该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多的力气,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民日报》

      我们不能“等风来”

    □ 吕晓勋

    据统计,自1960年起,全球气象灾害的发生频次上升了4倍,经济损失上升了7倍;而在国内,区域性干旱、暴雨、高温热浪、台风等诸多极端天气事件,近几十年频繁上演,强度和密度居高不下。当粮食、水资源、生态、能源等各方面的安全保障面临巨大风险,如何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显然已成为地球人共同面对的环保与发展难题。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遏制全球变暖,离不开来自各国政府、社会与个人的理解与行动。事实上,作为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早早地给自己下了碳排放的硬指标,并始终不忘向广大经济、资源、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在扩大务实合作上作出表率,为全球气候谈判带来巨大推动力,“认真对待”就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精神与态度。

    2014年, 全球经济第一次在能源排放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增长, 进一步打消了过去认为“减排将遏制经济增长” 的普遍担忧。“我们没有方案B,因为我们没有星球B”。找到“减碳”“发展”双赢的最大公约数,我们拭目以待。

    ———《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衡水发布首个雾霾红色预警(图)

2015-12-23 13:57:08

经衡水市政府批准,按照《衡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相关规定,衡水市于22日20时启动重污染天气Ⅰ级响应。 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讯(记者杜俊颖)经衡水市政府批准,按照《衡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相关规定,衡水市于22日20时启动重污染天气Ⅰ级响应。

邢台中小学幼儿园迎来“雾霾假” 23日停课一天

2015-12-23 10:18:22

邢台中小学生终于迎来了“雾霾假”。记者22日获悉,依据相关通知要求,12月23日,邢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将临时停课。

南京现玫红色雾霾 市民:出新款了,赶紧来一口

2015-12-23 10:17:11

南京“深陷霾伏”,苏北沿海地区空气质量却达到优良,特别是连云港,“惊为天人”地达到了优秀的水平,这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2日08时-23日08时的霾区预报图显示,围绕着南京的江苏西部地区是全省霾区最严重的区域。

雾霾天健康提示:及时清洗裸露肌肤 口罩不宜长期戴

2015-12-23 07:58:42

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长期戴口罩。应避免辛辣食品,一些食物本身就具有滋阴润肺的效果,如梨、蜂蜜,有润肺清痰、降火除热的功效。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