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张家口市农村集体土地有了“身份证”

2013-10-16 13:42:24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新闻背景:9月12日,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会议在蔚县召开,对通过省国土资源厅核检合格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行了总结,对4个先进单位和2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这标志着张家口市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全市每一块集体土地都有了“身份证”。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稳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对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自2012年初张家口市实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以来,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确权面积3323001。93公顷,发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13523本,共涉及96个建制镇、114个乡,4207个行政村。

    一年来,在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情况下,全市国土部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在规定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初期,市政府组织成立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县区政府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全力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作为主要责任部门,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措施科学有效。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基础性强、政策性强、技术性强,为使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国土部门采取了六项措施。开展了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以点代面,总结经验、全面推开”的原则,选择涿鹿县温泉屯镇作为试点,统一操作程序、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摸索和总结出了适合张家口市实情的工作方法,为全市确权登记工作的全面推开奠定了基础。加强业务指导,市国土资源局指派专人到各县区进行业务指导,及时解决各县区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公布进度,各县区按时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工作进度,在最后阶段实行每周一报制度,并将工作进度在网站公布。重点专项督察,对工作进度慢、问题多的县区,派技术力量进行专项督察。经验总结推介,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议,组织大家现场学习、交流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完善预警机制,制定了《张家口市土地权属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处置土地权属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队伍敬业高效。确权登记发证环节中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都是由村、组干部和基层地籍人员承担,他们的工作成效直接决定本次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质量与进度。为让各县区地籍人员尽快熟悉并掌握张家口市确权工作的内容、程序及方法,市国土资源局在制定《张家口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拟定并下发了《工作流程》、《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卷宗中应具备的要件及相关图件编绘标准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并多次邀请专家对全市地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工作中,广大地籍人员认真学习政策方法,加班加点核实各项数据,翻山越岭、下乡进村,克服重重困难实地勘察,严把层层质量关,确保了确权登记的真实、可靠,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程序严格规范。地籍调查工作是整个确权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了登记发证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为切实保障成果质量,在土地登记程序方面,国土部门严格按照《土地登记规则》规定的程序进行;在权属界线调查和核对方面,严格按照《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有关规定,充分利用二调权属界线成果,开展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提高了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准确率。同时,全市建立了“县级自查、市级抽查”的两级检查责任体系,层层严把质量关,确保发“铁证”,不发纠纷证,不留后遗症。在工作方法上,采取内业、外业穿插进行;在时序进度上,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协调,确保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整体推进。张家口新闻网 记者 邵俊琴 通讯员 王海潮 李亚楠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翟丽叶】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