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聚焦张家口市生态建设“十大攻坚行动”

    新闻提示

  优质的生态环境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所在、最大潜力所在。据史书记载,秦汉到宋辽时期,张家口是“草木畅茂之地”。近几十年来,我市不断掀起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潮,森林覆被率从建国初期的3%发展到改革开放前的8.6%,去年达到33.5%。

  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强调把生态文明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逐步打造为我市最突出的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气魄继续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筑牢发展 “生命线”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市的政治责任,也是“绿色崛起、奋力争先”的内在需求。当前,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着力推进“十大攻坚行动”,将我市打造成为平安舒心、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打造成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先行地区。

  1、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深入推进造林“创森”攻坚行动

  按照造林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与农业项目相结合的原则,以全市重点工程、产业园区、乡村周围、通道两侧、景区周边等为重点,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或乔灌草、多种树种混交、封造并举等模式,大力度开展造林绿化。

  沿边沿坝山地造林工程,将依据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塞北林场建设工程,全面推进30万亩防护林建设,重点抓好坝上四县12万亩生态绿化、塞北林场沿坝地区8万亩造林、崇礼县清水河上游5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

  环首都生态建设工程,把环首都经济圈区域作为重中之重,年内完成造林56万亩。

  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重点绿化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道和旅游线路两侧,年内完成1332公里。

  “一库五河”集水区生态建设工程,依托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工程,重点抓好官厅水库周边与黑河、白河、红河、桑干河、清水河区域的10万亩生态建设任务。

  景区周边绿化和矿山复绿工程,以景观林和生态经济林为主,重点完成好涿鹿“三祖堂”、阳原泥河湾小长梁遗址等景区周边绿化,加快推进怀安、赤城、崇礼等涉矿县区的矿区植被恢复。

  杨树过熟林更新改造工程,重点在坝上地区先行试点,年内完成更新改造试点任务1万亩。

  义务植树工程,年内完成义务植树950万株,确保创建绿化率达35%以上的示范村100个、示范校园100个、示范单位或企业100个。

  2、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攻坚行动

  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坚持节能与发展相结合、开发与集约相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将国家和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和生产设备,并实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累计降低率和能耗增量“三重控制”,严格落实节能预警会商、高耗能项目禁入、评价考核“一票否决”等制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坚决有序关停、改造重污染、高排放企业和项目,进一步加大源头防治力度,严控新建项目的污染增量。突出抓好新老“双三十”单位和列入国家、省责任书项目的污染减排工作,重点支持并组织实施好45项新建减排工程。不断提升已建成投运减排工程和现有治污设施的运行水平,并逐步探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快4大市属园区和22个县区工业园的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加紧打造企业、园区和市域层面的清洁生产经济链。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严格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3、改善生态整体环境,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治污攻坚行动

  充分发挥污染治理的引导和倒逼作用,通过采取综合性、针对性的强有力措施,稳步提升环境质量综合水平。

  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水源保护区新上项目管理,坚决拆除或搬迁违规建设项目。加强对洋河等重点流域和输水沿线的污染防治,严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关,从严控制新增入河排污口,严厉打击河道采砂、洗砂等破坏河道行为,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快推进重点减排项目的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主城区集中供热设施及管网建设;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行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多元综合利用;加强对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堆场扬尘的监督管理,加大机动车排放管理力度。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和监测,加快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土壤基础数据库,构建测土配方施肥动态决策和管理平台,加大对农产品产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防控力度。对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土地,严禁流转和利用。同时,加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对涉重金属企业和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实行动态监管和重点整治。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生态产业攻坚行动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力度,积极培育具有我市特色的生态产业。

  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继续围绕葡萄(酒)品游、滑雪温泉、草原风情、民俗精品和历史文化五大区建设,着力抓好100个重点旅游项目,推出坝上生态线、坝下文化线等精品线路。

  大力发展新型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以推进农业生态化、工业循环化、服务绿色化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草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加紧建设望山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滚动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绿色龙头企业,推动工业经济循环发展。

  5、打造节水示范区域,着力推进高效节水攻坚行动

  把推进高效节水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举措,抢抓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继续抓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按照“四网一分配”模式,全面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确保全年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3.4万亩。

  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我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凿井管理办法》及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工作流程,在坝下实施地下水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年内完成坝上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估,并进一步科学划定可采区、超采区和禁采区。

  深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重点抓好张北、康保两县的省级农业水价改革示范项目,推广“定额管理、综合收费、阶梯计价、节奖超罚、协会管理”的农业节水机制。

  6、完善生态循环系统,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攻坚行动

  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治理、草场治理保护、矿区生态恢复的力度,不断促进区域内生态的完整性、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性。

  持续治理水土流失,重点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国债水土保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项目,年内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00平方公里。

  强化草场治理保护,重点从围栏封育、圈舍和草场建设、鼠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

  促进矿区生态恢复。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投入,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积极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确保实现同步恢复、同步治理,含水层破坏要得到基本预防。

  7、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积极推进幸福乡村攻坚行动

  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

  尽快编制完善各项规划,以各县区为主体,抓紧完善编制切合实际、覆盖全域的幸福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村镇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

  加快推进示范村建设,去年启动建设的示范村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今年计划启动建设的150个示范村,要全力保障中心村道路、给排水、照明、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引导空心村、立地条件较差的自然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四化五改” (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处理方式),积极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年内重点从改善卫生环境入手,加大农村“脏、乱、差”的综合整治力度,力促村容村貌有一个更大的改观。

  8、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统筹推进绿色城镇攻坚行动

  把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活环境改善、人文精神弘扬相协调统一,进一步推动城镇生活环境向现代、优美、宜居的方向发展。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再加强,抓紧启动实施主城区纬四路以南20公里污水管线工程,张北等12个县的污水管网配套工程;继续推进蔚县西合营、宣化县洋河南等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加快完善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体系。

  环境优化治理要再深入,坚持“建管结合”,继续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推动我市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迈进。年内,重点要完成七里山、水泉等公园的园林设计,并对公园和市民广场实施植物种植、景点升级、设施配套等增绿提质工程;要大力开展“四清理、四整治”行动,加强对永丰堡、口里东窑子等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

  县域绿化水平要再提升,加大道路绿化和景观建设力度,万全、崇礼、蔚县、怀安四县要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县城,张北、怀来要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县城。

  9、增强灾害防御能力,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攻坚行动

  坚持预防与处置并重、宣传与演练并举、常态与非常态结合,进一步抓好基础建设、预防控制、应急处置、救援保障等工作。

  强化监测预警,针对自然灾害,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的防灾减灾会商机制,完善构建气象灾害监测数据汇交共享平台,不断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针对生态系统,加快建立市县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

  强化灾害防治,重点组织抓好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洋河河道防洪等工程,以及阳原、怀来、涿鹿等县区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在防治地质灾害上,要进一步完善编制市、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强化救援处置,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指挥等体系建设;要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0、强化全社会生态意识,注重推进生态文化攻坚行动

  把生态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思想,让绿色增长、绿色生态、绿色文化理念深入人心,逐步营造更加浓厚的生态建设良好氛围。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向中小学生、企业职工和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广为宣传。

  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加快打造生态文化承载平台,年内创建市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18处,并完善建设市级森林公园30处。

  推进生态文明创建,积极组织开展“五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生态村创建和“世界环境日”、 “中国植树节”、 “中国水周”等活动,并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让生态建设真正成为我市的全民自觉行动。

  数字看新闻

  山更青、地更绿——力争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被率达到36.6%以上,在全省率先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让张垣大地处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天更蓝、气更爽——力争3年内全市空气质量一级天气达到200天以上,PM2 . 5达到欧洲标准,让蓝天白云成为城市的日常景象,让市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水更净、河更畅——全市主要河流水系水质继续领先于全省,3年内全市主要灌溉区基本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让河畅其流、水复其清。

  能耗更低、污染更少——万元GDP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清洁生产普遍实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建立,让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新闻链接

  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去年,全市造林12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1.5平方公里,完成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建设182.3公里;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8.23%、6.48%、4.48%和5.31%,PM2.5年均值0.031毫克每立方米,好于国家新公布的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4.6%,城市空气质量一级天数达到190天,处于全省最好水平。据国家环保部最新公布的今年1月份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7.2,在全国第一批实施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排名第14位(前13位均为长江以南城市),在我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位。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刘晓莉】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