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浅谈宣化庙宇的传说

    宣化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是塞北的一座古老的城镇。人们一提起宣化,自然就会联想到古代建筑“钟楼”、“鼓楼”、“南门楼”。而对那些遍及城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寺庙,却少有人过问。宣化素有七十二庙,七十二桥之说。那些古朴典雅的建筑也是宣化文化发展的象征和基础。

    这些寺庙均是有关印度佛教的习俗。其建筑形式、塑像、壁画融会了藏、蒙、汉等民族的艺术风格。清代时,一些王公首领在寺庙里举办盛大庆典。宣化现有国务院重点保护文物“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辽代张世卿墓画”、“宣化古城墙”、省级重点文物有“五龙壁”、“时恩寺大殿”。这些文物对研究古代文化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庙宇的名称各异,比如老君庙、相公庙、飞虎庙、孔庙、财神庙、五道庙、奶奶庙、青龙庙、金陵寺、弥陀寺、普华寺等等,多得举不胜举,恐怕在别处也是不多见的。在兴盛时期,有的庙道士百余人。后来,由于连年烽火,香火冷落,逐渐无人祭祀,道士纷纷离去,仅有几个守庙的以种菜糊口,众多庙宇毁于兵祸,少部分因社会发展生产建设需要被拆除。

    宣化民间曾流传着许多庙宇的趣闻和轶事。如旧社会的城隍庙,是管阴间事的。一旦久旱无雨。流行队伍由城隍庙出发,经四牌楼、钟鼓楼到大北街出北门口。此外,人们为保佑儿女,求病早愈,行人吉利,降生贵子,求福求寿,求婚许愿都到庙内烧香磕头进行祭祀。

    宣化北门外的山坡上,有座庙叫悬空寺。传说,在没有建庙前,这里是游览胜地。清朝乾隆年间,北门外有个姓梁的财主,他有个独生儿子,十几岁时,一次在山上游览中,光顾看景色,一脚落空,摔在半山崖,幸亏被树杈架住,救回家中,姓梁的财主说:“这是神仙保佑了儿子。”于是出钱就在这山上建了一座庙,名叫“悬空寺”。

    相传,宣化庙台戏从清朝乾隆年间盛行起来,一直流传到解放前。每年从正月开始唱,一直唱到十月,月月有戏。庙会上有请山西、北京、张家口园馆伶人前来演出。同时引来京、津客商和当地商贾来此摆摊设点,进行贸易往来。庙台戏有祭戏,旱年祈雨戏等,一唱就是三五天,甚至一天几处唱。庙台戏也分种类行业举行; 二月二,是大北街真武庙会; 三月三,是北山寺农民主持的庙会; 四月二十八,是吕祖庙会,由小手工艺人组织的,有木匠、铁匠、药铺、裁缝等行业祭祖戏。庙会上还有挎鼓秧歌、蹬高跷、耍狮子,也组织大型灯会等。这些庙会上的文娱活动,大大地活跃了市场,繁荣了社会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庙台戏剧多是古装戏,内容丰富,有表现了人们美好心灵的,有歌颂了忠贞爱情的,有鞭挞罪恶的,有改变旧习俗的。此外,对于舞台上鬼魂形象,人死仍有知,人死而复活,这当然是艺术夸张,然而,我们不能否定,鬼魂形象的出现是人们现实理想愿望的延伸。

    总之,庙宇的传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也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具体表现,它的演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它的研究,是一项深远而有意义的工作。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刘晓莉】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