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魅力张家口堡有望比肩丽江平遥

    

    多姿多彩的堡子里。 摄影张国权

    经过不断修复,有着“明清建筑博物馆”美誉的张家口堡即将打造成文物研究基地、历史影视剧拍摄基地、历史文化旅游基地,形成“南有丽江、中有平遥、北有张家口堡”的古城旅游格局,使其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叫响,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记者王瑾涧 通讯员 李春瑞

    600年古城

    11月14日,暖暖的阳光照在堡子里的街巷上,来往的行人拖着长长的影子悠闲地从条石路上走过。修葺一新的文昌阁、关帝庙戏台、财神庙等古建筑一溜排开,似乎又将时间逆流到数百年前。

    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始建于明宣德四年,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是张家口市区的发祥地,也是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被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现存有玉皇阁、文昌阁、抡才书院、票号商行等文物古迹700余处,其中极具历史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其它院落571处,大小街巷21条。2008年,张家口堡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堡内原建筑格局依北方京都旧制,高低错落,宽窄有规,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古刹玉皇阁,座落于张家口堡北城墙上,属礅台式单体建筑,主体建筑高大,殿宇构造精巧,人物雕刻细致,体现出很高的建筑艺术和显著的时代印记;文昌阁,座落于张家口堡中心,与玉皇阁均在张家口堡中轴线上,楼分两层,底层留四门,四门通衢;抡才书院,由察哈尔督统穆图善、万全知县尹开先邀集满汉绅商捐资而建,1923年,康有为曾在此讲学。此外,定将军府、药王庙等众多古迹均独具特色。四合院也是张家口堡一大特色,多建于明清两代,在建筑、规模、样式上鲜明地体现出“礼制”及等级差别。大量四合院皆沿一条轴线排列起来,形成连环院,精细雕刻的门楼、彩廊、影壁,体现了四合院所特有幽静和古色古香。

    张家口堡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要塞,在守卫边陲、抵御外敌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

    明代隆庆五年,张家口被辟为蒙汉“茶马互市”之所,主要贸易地点是大境外的西沟,即:“张库古商道”的起始点。张库古道发源于汉唐时代,兴盛于明清,从大境门起始,经二连浩特、库伦直达俄国的圣彼得堡,绵延2700多公里,素有北方“丝绸之路”之称。随着商贸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地商贾在大境门外贸易、到张家口堡置业的格局,张家口堡从单纯的“武城”转向兼有商贸功能的中外驰名的边境贸易城市。

    民国初年,张家口堡商业贸易达到鼎盛,据《张库通商》记载,当时曾有英、美、日、法、俄、荷兰等国商人开办的商行44家,国内商贾开办的钱庄、票号达42家。当时各种贸易商号达1600多家,年贸易额达白银1.5亿两,被誉为“华北第二商埠”和“旱码头”。

    张家口堡见证了张家口历史发展的辉煌,传承着张垣大地的文脉,记录了山城变迁的历程,是先辈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

    保护修复

    11月13日,位于张家口堡东门大街的新建牌楼正式吊装。今年,张家口堡两座牌楼,全部按照古建筑修缮原则,采用木制结构,形制为两柱两跨冲天牌楼。西门牌楼已于8月竣工。牌楼建成后,将发挥标志引导作用,成为张家口堡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标识。

    张家口堡规划保护区面积为25.94公顷,堡内有常住居民1.2万人。多年来,张家口堡因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万字会、千佛寺等古建筑遭受毁坏,老城墙所剩无几,部分民居古建长年失修,墙体残损。为保护好张家口堡这块文化瑰宝,留住张家口市的这张曾经闻名中外的“历史名片”,对张家口堡的保护修复已刻不容缓。

    2008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桥西区领导集体深入张家口堡,就如何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并随之成立了“张家口堡、大境门保护修复指挥部”,拉开了张家口堡保护修复工作的帷幕。

    按照“古建不拆、新建不批、户籍不进”的原则,桥西区对张家口堡进行了统一规划。堡子里办事处抽调专人组建保护队伍,负责堡内古建筑安全监督检查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工作。先后投入资金60万元,对玉皇阁内及周边20户居民进行了搬迁,并完成玉皇阁东段城墙的修复。2005年,由市文化局、建设局、文物局牵头,桥西区具体承办,联合发起了“铸山城之根,塑张垣之魂”保护修复堡子里古城区募捐活动,利用募集到的资金对堡内4处临危古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同时,专门组建了宣传队,重点针对居住在堡内的居民开展保护古建筑、古文物宣教活动,从而增强了广大群众自觉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和参与保护修复的积极性。

    张家口堡独有的古迹遗存、建筑风格和文化轨迹也是有别于城市其它东西的特质,对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优势明显。张家口堡作为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节点,通过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可以串珠成链,实现与三祖文化、鸡鸣古驿文化、张北元中都文化深入融合,建成一个综合性历史文化长廊,从而打造完整的历史文化旅游链条。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断增加城市魅力,从更多层面、更广领域吸附全国乃至国外更多人士来张旅游、投资、置业。

    围绕各重点院落特色,桥西将建设“特色街区”,即:鼓楼东街建设为古玩、钱币、工艺美术品一条街;鼓楼西街建设为宾馆住宿一条街;鼓楼南街建设为健身、休闲一条街;鼓楼北街建设为佛、道用品一条街;书院巷建设为茶艺、酒吧一条街;东门大街至马道底建设为地方特色餐饮一条街。

    3年投入6000万

    随着张家口堡内关帝庙、戏楼、定将军府、康熙茶楼等景点院落的修复,具有近600年历史的古堡——张家口堡申报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条件日渐成熟。据张家口堡管理处一名负责人透漏,经省文物局审核,相关申报材料已递交国家文物局有望近期得到批复,从而升级“国保”。

    张家口堡是清华大学将的教学测绘基地,该校已对对文昌阁、玉皇阁等古建筑进行了测绘。北京大学的专家也专门前往考察。为进一步挖掘其历史地位和价值,有关部门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对张家口堡进行研究、论证,运用文字、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建立全面、系统、详尽的历史文化遗产“信息库”,加大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力度,从而借助更高的平台,争取更多的支持,加速张家口堡这一历史文化瑰宝的全面保护修复。

    2009年,桥西斥资3600万元,拆除临建93处,搬迁5个院落68户居民;对堡内8条街巷实施了改造,铺设仿古砖、花岗岩1万多平米,安装了路灯,实现了强弱电入地;修缮了文昌阁、玉皇阁、抡才书院、财神庙等景点院落;修缮了48处重点门楼和11处雕刻及街道外墙面粉刷。

    2010年,桥西再次投入2000万元对堡内18条小街巷进行了整治;搬迁关帝庙、张家口堡戏楼、康熙茶楼院落居民24户,并实施了定将军府、关帝庙、张家口堡戏楼、康熙茶楼、停车场等景点院落的修复和基础设计建设工程。

    2011年,桥西又拿出近400万元,设立的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张家口堡戏楼游客服务中心和西豁子游客服务中心;进行了鼓楼东、西、南、北街及马道底街、东门大街的主干道路修复工程;在马道底街西侧设立了张家口堡牌楼,目前鼓楼北街部分重点院落动迁工作正在进行,东门大街东侧的张家口堡牌楼正在施工。

    张家口堡是北方独具特色的“城中古堡”。下一步,桥西区将通过科学地保护开发,用几年时间将张家口堡打造成文物研究基地、历史影视剧拍摄基地、历史文化旅游基地,形成“南有丽江、中有平遥、北有张家口堡”的古城旅游格局,使其成为集中展现张家口历史文化的窗口。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刘晓莉】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