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张家口首家社区“托老所”开张:白天社区管晚上回家睡

    

    近日,在“阳光家园”爱心托养服务中心,80岁的范良才老人(右)在文化活动室练习书法。(新华社记者巩志宏 摄)

    5月18日,张家口市首家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站——桥东区红旗楼“阳光家园”爱心托养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桥东区依托红旗楼街道办事处与家政服务公司合作成立,将主要为辖区内的居家“三无”老人、60岁以上的特殊老人和残疾人提供无偿、低偿的日间照料服务。这不仅意味着居民在家门口有了自己的社区“托老所”和“托残所”,还开启了社区养老和社区家政的新模式。

    养老新模式:日间照料在社区养老床位在家里

    笔者在位于茶坊社区的托养服务中心看到,400余平方米的小院内不仅有日间照料站、文化娱乐活动室、医疗保健室、残疾人康复室,还有专门的午休室和食堂。七八位老年人、残疾人,有的在康复锻炼,有的则写字下棋、娱乐聊天。“这里不仅离家近,还有专门的厨师针对我们老年人的身体进行营养配餐。”刚刚办理了“入托”手续的赵大妈高兴地告诉笔者,因为在这里入托的老人多来自同一个社区,在这里养老不仅没有孤独感,还多了不少老伙伴,子女不在身边的空虚感减轻了不少。

    桥东区红旗楼办事处主任尹建荣介绍,目前辖区内有空巢老人600多人,还有3000余名残疾人。托养中心不仅可以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午饭和晚饭等生活护理,有专门的午休床位,还有专门的保健按摩师,可以提供康复训练。“老人养老白天在社区,晚上在家里。对于能自理的老人来说,这里就是老年食堂、老年文化活动站;对于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来说,这里就是家门口的养老院。”

    家政新模式:社区新家政变1对1为1对多

    不少有老年人的家庭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老人单独在家一个人做饭,做完饭却忘了关燃气阀门、水龙头;老人接完电话忘了把听筒放回,打不通电话的子女匆忙赶回家却发现是虚惊一场……“找一个保姆,就给老人做做饭,一个月给七八百都没人愿意干。”近来,我省不少城市居民普遍反映: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好的家政服务人员越来越不好找,费用也越来越高。“我们把过去的1对1服务,变为1对多服务,探索实行社区新家政模式。”爱心托养服务中心主任范为华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调研,在托养中心的基础上还开发出社区照料、居家托养、病患残老陪护等服务项目,招募并培训专业服务人员,满足社区内各类家庭的基本需求。

    范为华介绍,目前托养服务中心依托爱百帮(好月嫂)家政服务体系,已配备了深入残老家庭提供服务的社区服务员16名,建成后还将招募社区家庭服务员,并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以为残老人群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河北日报通讯员杨宏声、张河 记者马凤娥)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孙婷】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